8月8-15日,一场可载入中国轮滑史册的赛事在浙江丽水圆满收官——中国首届轮滑全项目锦标赛。
虽然已经时过半月有余,各大媒体平台对赛事已轮番播报无数次。我们待大家都忙活儿的差不多才出来发声,就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您能够真正沉静下来,对这场标志性的赛事有一个更深入的回味。我们称其可谓我国轮滑运动发展至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高水平轮滑综合性赛事。
因为这是第一次我们在自家门口举办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涵盖速度轮滑(场地赛、公路赛、马拉松)、自由式轮滑、花样轮滑、单排轮滑球、双排轮滑球、轮滑回转、高山速降、极限轮滑、滑板、轮滑阻拦共计10大项目的专业轮滑赛事。
这是我们中国轮滑人的第一张“全家福”。
与此同时,从10大项目赛事的整体投入筹备、参与规模、裁决和竞技水平、保障力量、宣传推广等方方面面来看,都是国内水准最高的,甚至很多项目已具备国际水平。
这无论对主办承办协办方,还是各环节参与者而言,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经历和体验。也将成为中国轮滑界对外的一张有分量的全新闪亮名片。
这让我们所有轮滑人愈发充满信心,也看到了中国轮滑运动更加璀璨的前途与未来。
从引入到发展,辗转数十载,终于等到这一天,不急不缓,时间给出了最好的答复,我们的坚持没有错,我们的选择没有错
小编此次也受邀来到丽水赛事现场,有幸体验了赛事全过程,并收集到很多不同环节参与者的声音,我们亲切地称之为“丽水之声”。
为何采集这些声音?
在小编看来,赛事能够顺利且圆满的举办,最离不开的就是每位参与者的全力以赴。正是这无数个点的竭尽所能才能汇聚出而今这样一张中国轮滑人的闪亮名片,才有而今这张宝贵的“全家福”。相信他们的声音和感触,才是最接近此次赛事本质的东西,也是最珍贵的回声。
鉴于篇幅有限,我们会每期选送几个声音分享给大家,希望让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这次赛事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知。
“这次丽水是厚积薄发。从2010年起,丽水就开始组织各种赛事活动,包括之后的亚锦赛。我想这与政府的支持,以及当地对轮滑项目本身的理解热爱具有非常丰厚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首届轮滑全项目锦标赛放在丽水的根本原因。国家体育总局社体负责人在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打造丽水标准!从这一点,我想从领导层面来看,对丽水这次赛事也是非常肯定的”
访中国轮滑协会主任张娜
对这次轮滑全项目赛事,您的整体感受是怎样的?
我觉得,这次丽水是厚积薄发。从2010年起,丽水就开始组织各种赛事活动,包括之后亚锦赛。我想这与政府的支持以及对轮滑项目本身的理解热爱具有非常丰厚基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把首届轮滑全项目锦标赛放在丽水的根本原因。国家体育总局社体负责人在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打造丽水标准!从这一点,我想从领导层面来看,对丽水这次赛事也是非常肯定的。
这次我们中国轮滑协会,在举办此次赛事中,最最满意的可以说有四项在国内从未开展过的比赛项目,即轮滑阻拦、双排轮滑球、高山速降、轮滑回转,这次也都顺利并圆满完赛。通过各省市的支持,这十大项目赛事报名参与人员踊跃,均已达到参赛基本要求并得以顺利开展,这要感谢咱们的轮滑人,这是咱们全项目全举办的一个最大亮点。
您对主要承办方圣巴文化对这次赛事的整体表现如何评价?
从整个比赛开始直到现在,我们看到,圣巴在举办这次全项目比赛过程中,并未将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将怎么把事做好放在首位,甚至协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都是超出我们预期标准完成的。所以这个团队,尽管是一个公司,但它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更多本着怎样做好事情,发展事业,通过事业发展,更多带动业界产业等方方面面发展的目的来做事的,追求的是一个更长远效应。
上海宜统实业有限公司
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谈到以后每年都举办一届的想法,您怎么看?
是的,我们现在看轮滑比赛,发现有蓝屏效应,即圈内很热,但外界关注度与参与度都不大。我们可以通过销售产品量推算全国会有多少人参与,但实质上,真正参与到轮滑运动赛事,坚持把项目做出来的人是非常少的,并非想象中那么令人满意。所以轮滑虽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赛事、项目、运动,但圈外人未完全关注到,或说并未很关心。
我想,我们真心倡导,把所有项目集合在一起,就是希望通过这种规模效应,吸引社会更多人对这个运动项目的关注。所以这段时间,通过跟业界企业、轮滑人、管理者等的一些沟通,大家都很期待像这种大规模的,影响力比较大的,关注度比较高的赛事模式能够经常出现。
那对我们而言,第一次举办全项目赛事实际上是有点战战兢兢的,但通过这次成功开展之后,我在想,第一,已说明我们是有条件有能力做这个赛事。
第二,我们发现这种全项目的集合,不仅可强化社会业界对我们的关注,就业内人士而言,对每一项目之间也是需要增加更多了解和认知的。比如这次新疆队在观看花样轮滑赛事后说“没来之前,谈到花样轮滑,我们想主要该是运动员原地转多少周的,后来一看还有队列舞,这个我们也有的,明年我们要带20支队伍过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通过这一平台或是窗口,还能加深业界内对不同项目之间的交流了解和互动,对项目本身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我们举办这个全项目锦标赛,引进了一个代表团理念,加大了各省市轮滑体育部门以及省市代表团对这个赛事的关注度。这次我们推出以省为单位的每日排行榜,总体关注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我们有意针对所有项目设计了两个排行榜,其中总积分排行榜能够反映参与度,总奖牌排行榜则体现出我们在各个项目中的发展水平。我们希望通过引入这一竞争机制,能够促进各省市全项目更好更快地发展。
这次赛事可见很多标准和流程都在向世界标准靠近,您怎么看?
聚合物陶砂是的,我们这次丽水比赛,共计产生178枚金牌,还有4枚金牌已于6月在黑龙江滑板碗池比赛中提前决出,所以总奖牌是184枚。除了奖牌榜积分榜是以往比赛从来没有的。还有一项工作比较繁杂,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即将与大家见面,即我们所有项目冠军的图像展示,届时我们将在中国轮滑协会的官网及公号等平台发布。
每一个明星都是经过无数艰苦的打磨历练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明星展示出来。我们现在各种媒体平台看到的多是外国明星,事实上我们也有很多自己的项目明星,只不过一直以来对他们缺乏很好的包装,所以现在我们首先从全国冠军做起,以后会把不同类型的冠军在各种场合推举出来,打造我们自己的明星。能够做这些事的当然是业界最高组织者,从我们中国轮滑协会角度而言,对于明星的引领和打造作用,我们远远做得不够。所以哪里不够,我们就从哪里做起,今后我们就把我们的各种明星都打造出来。
“中国轮滑产业的发展才刚开始,对轮滑来说,现在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因为这是青少年非常广泛参与的一个项目,最坏的时代是流失率超过九成。为什么会流失?因为缺乏更多的赛事活动来提高轮滑爱好者的参与粘度。他们学会后觉得没有用武之地。那么通过怎样方式和平台来表达和加深轮滑爱好者们的热忱?最好的就是赛事活动,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把轮滑这个运动项目的魅力展示出来。这也是我们为何坚持做赛事的原因。”
访赛事承办方圣巴(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顾卫峰
对这次赛事整体的感受如何?
这次丽水全项目赛事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压力比较大。圣巴虽然做了这么多年的赛事,高峰期就是2016年举办的亚锦赛也在丽水,但那时我们只是运营了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单排轮滑球和双排轮滑球五个项目。而这次加了五个项目,整体运营十大项目,每天面临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因为十大项目总共有6个赛区10片赛场,包括非常困难的高山速降、高山回转都是新的挑战,对场地搭建,安全保障,都有非常大的要求。
一方面是运作上,10个项目整体运作的难度确实非常大,还好中国轮滑协会、丽水体育局对我们整个团队给予很大支持和配合,使得比赛整体圆满顺利的开展。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瑕疵,这之后我们会去总结。除10个项目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开幕式,开幕仪式我们是有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团队前期在人员沟通上做了非常大的工作,从结果上看,整个开幕式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前半段官方流程这块儿,仪式感非常强,这让我们轮滑人对这次轮滑全项目锦标赛有了更强烈的触动,我觉得这是这个环节对整个赛事的贡献,也是我们圣巴团队感到欣慰的地方。
据了解预算已超30%,您怎么看?
对我们来讲,我们圣巴应该是中国轮滑业当中非常有情怀的团队之一吧,我们首要的目标是怎么样把赛事做到更好,这个“更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安全,所以我们在很多场地搭建上,尤其是高山速降项目中,较赛前预算超出了很多。2014年我们在丽水做过一次高山速降比赛,那时主要是国外选手参与,水平相对较高,所以防护上不需要准备太多。但这次高山速降场地搭建上,我们前后调整了4次,尽可能保障到所有地方,以保障不同水平的选手都可放心参加。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顾不了预算,主要是把赛事做好。
第二是体验。通过比赛我们把一群非常热爱轮滑的年轻人召集在了一起。这次在丽水,圣巴在全国各地的运营人才,加上本次赛事的优秀志愿者们,共计百余人,一起合力使得所有保障工作有序进行。赛事参与者们对赛事保障体验度是比较满意的,比如这次比赛期间连续高温,保障团队在赛事现场及时为选手们准备冰块和风扇降温,还专门为裁判员们准备了水果和饮料等。从预算角度讲,我们做的是前紧后松,赛事开始前预算紧一点,真正开始后要全力以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保障整个赛事各环节的参与者对赛事良好体验度。这样让大家对整个赛事的未来将充满信心,对之后整个赛事的传播也是非常有利的。
做这个赛事不赚钱风险又大,为什么要做?
中国轮滑产业的发展才刚开始,对轮滑来说,现在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是因为这是青少年非常广泛参与的一个项目,最坏的时代是流失率超过九成。为什么会流失?因为缺乏更多的赛事活动来提高轮滑爱好者的参与粘度。他们学会后觉得没有用武之地。那么通过怎样方式和平台来表达和加深轮滑爱好者们的热忱?最好的就是赛事活动,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把轮滑这个运动项目的魅力展示出来。这也是我们为何坚持做赛事的原因。
为什么您要做?
因为我也是中国非常具有轮滑情怀的人之一,在这个产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需要一群有情怀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实际上,在中国体育赛事中,真正有盈利的东西很少,体育赛事最重要的是促进参与人群忠诚度的延续发展,因为赛事体验好了,深度够了,上游可以撬动装备升级,下游可以撬动培训升级。比如这次轮滑球项目,共设三个赛场,过程中我们都是当天拆舞台再搭建舞台,很多人都说办的很好,一定会推动轮滑球在中国的发展,那这个是怎么来的?一定是通过活动赛事来的。优良的赛事体验,才能撬动产业的发展。这样才会整体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对此赛事有过预期吗?
实际上我们跟丽水已经合作七年了,真的要感谢这座城市,因为首届全项目锦标赛,我们不可能放到一个轮滑与场地都不成熟的城市,这很有风险。我们感谢这座城市,有着多年高水平赛事积淀、城市氛围积淀和团队积淀,体育总局也给予我们很多支持保障,加上各方的共同努力,整体结果是超出预期的。但还有一些瑕疵,不过瑕不掩瑜,我们争取下次做得更好,争取下次参与人数过万。